一张张家电订单涌入系统,与来自供应商的存货数据交汇“碰撞”后,瞬间完成“排队”。在系统算法的支撑下,这些订单将按照最省时省力的排序进行生产和出货。这一幕发生在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新宝电器”)。
作为国内最大的小家电制造商之一,新宝电器拥有1400多家供应商。近年来,依托自主开发的数字化平台,新宝电器与供应商实现了协同生产,缩短了原材料供货和企业接单周期,降本增效成果显著。
这是佛山制造通过数字化智能化等技改手段,提升产业竞争力的一个缩影。佛山是全国唯一的制造业转型升级综合改革试点,而技改一直是佛山推动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抓手。数据显示,2023年前8月,佛山工业技术改造总量位居全省第一。
当前,佛山正通过支持技改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支撑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崛起。随着技改从制造端向研发设计与销售两端延伸,一场产业焕新行动正在上演。
走进位于佛山高明的广东天进新材料有限公司(下称“天进”)办公楼,可以看到一面显眼的专利墙,5行约100张专利证书整齐地排列着。这是天进董事长刘锦柱最宝贵的财富。
这些年来,刘锦柱一有钱就买研发设备、升级实验室。他估算过,用在实验室上的钱,足够建起一栋现代办公楼。依托研发的技术成果,天进打入碧桂园、索菲亚、欧派等国内知名企业的供应系统,成为高明塑料行业的龙头。
塑料业是在佛山高明本土成长起来的产业,也是典型的传统产业。最辉煌的时候,来自全国各地的经销商要在高明塑料厂门前排队抢货,但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随着全国各地塑料新势力纷纷崛起,高明塑料的荣光不再,工厂相继转制解散。
而让高明塑料再次焕发活力的,正是像刘锦柱这样持续投入技改的企业家们。创业至今,刘锦柱几乎是一有富余的钱就购置设备,武装实验室和车间。持续推进技术改造让企业走在了行业前列,拥有近百项专利,并获评广东省制造业企业500强。
不止是天进,在高明还有远华新材料、唯尔塑胶制品等一批企业通过坚持技术改造,找到了新的发展空间。一批企业的共同进步铸就了一个产业集群的成功升级,高明塑料正以新的姿态,重拾昨日辉煌。
事实上,在佛山,每一个优势产业集群的成长,都离不开技改的支撑。过去,佛山陶瓷、家电、家具等支柱行业,纷纷率先引进“硬件”装备,通过先进设备带动生产力提升。如今,佛山制造也走在了“软件”提升的前列。
在顺德,美的集团、新宝电器等家电龙头企业纷纷打造供应链平台,推动供应商数字化,通过产业链协同实现大幅度的提质增效。如今的家电之都,正通过一条条相互交叉的供应链路构成了一张产业互联的网。
在禅城,印染机械设备行业领军企业三技精密技术(广东)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三技精密”)首创数字化染厂与云服务平台,打破行业信息封闭状态,让下游纺织企业实现全流程信息的互联互通,缩短交付周期,减少生产耗能。
技改,正在让佛山一个又一个产业集群从孤岛变成互联互通的网络,而这张网络背后的信息流通就是新的产业竞争力所在。
在伊之密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伊之密”)生产基地内,一台车身钢体生产设备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同一时间,设备的运行状态、产量、设备报警等信息实时被采集到云端,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手机APP和电脑等终端查看。
作为佛山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伊之密于2018年搭建起工业互联网平台,面向模压成型行业生产管理环节,解决客户生产过程中设备监控、效率统计、设备维修、故障处理以及工艺参数监控及追溯等痛点问题。
“机器利用的效率提高了,同时管理流程也规范了,减少了很多停机的时间,使用便捷性与效率大大提升。”伊之密相关负责人陈立尧说。目前伊之密已经有近千台配置平台服务的设备,涵盖家电、汽车、3C电子等行业。
从单纯的设备交易,到持续性的平台服务,这不仅仅是大大增加客户黏性,更推动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转变,让企业拥有了靠服务持续赚钱的能力。
对于规模超万亿的佛山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而言,这将是一次产业升级的重大机遇。通过互联网技术搭建的互联互通能力,也将为佛山智能装备这一战新产业构建起面向未来的竞争力。
技改,不仅深刻重塑着旧行业,还在裂变出新行业。在佛山大规模技改,尤其是数字化转型的推动下,机器人产业拔地而起。根据佛山市机器人产业创新协会公布的数据,2022年,佛山机器人全产业链营收超250亿元,工业机器人产量约3.5万台套,约占全国产量的8%。
近年来,库卡机器人、大族机器人、华数等国内外龙头机器人企业纷纷落子佛山。其中,美的集团于2016年并购库卡机器人后,在顺德打造了美的库卡智能制造科技园,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机器人本体生产基地。
同时,佛山本土机器人企业力量也不容小觑。比如,主营搬运机器人的嘉腾机器人,已经进入全球仓储自动化50强榜单;隆深机器人联手日本川崎公司,进军家电行业机器人、汽车零部件及汽车整厂用自动化机器人领域,并占据了较大市场份额。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技改向“绿色化”方向推进,越来越多的企业替换清洁能源,佛山储能产业也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以来,与储能产业紧密相关的锂离子电池产量迎来“爆单”,数据显示,佛山前7月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69.1%。
今年前7个月,以家电为代表的佛山电器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9%。这背后,龙头企业美的今年上半年平均一天净赚一个亿,其中二季度总营收创下成立55年来单一季度营收新高;中小企业代表,小熊电器增收又增利,盈利同比暴增59.66%。
在佛山,很多人刻板印象中的家电行业,既是产业突围的尖兵,也是技术改造的标兵。
数据统计,近三年,佛山平均每年开展技术改造的企业超过1200家,占比最高行业之一正是家电。家电还是佛山众多行业中,技改“段位”最高者。在应用技改3.0——数字化上,佛山家电是唯一能培育灯塔工厂的行业,同时,佛山家电对技改的理解,早已跳脱简单的工具理念,而是吃透“大技改”的内涵,把技改延伸到了品牌、设计等两端,甚至从供应链角度反向带动行业技改。
从广度到深度,佛山产业对技改的重视并非只在今天。回望改革开放40多年,佛山是一座因技改而成就的制造之城,技改是佛山持续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一招。
佛山制造因技改而崛起。梳理佛山各大支柱产业的起步史,开端大多源于技改。比如陶瓷,1984年,石湾利华陶瓷厂从意大利引入全国首条彩釉砖生产线,由此孕育了日后占中国建陶行业半壁江山的佛陶集团,奠定了佛山陶瓷的江湖地位。
佛山制造靠技改而进阶。技改的跃迁,就是生产力的跃迁。从机械化、自动化再到数字化,佛山走在每一轮新型技改的最前沿。从狭义技改再到大技改,佛山产业的进阶史,就是技改的进步史。每每佛山技改实现新突破,产业就迎来新高点。
佛山制造凭技改而突围。在每一次超常规的不确定性面前,那些在开展技改上拥有过人定力的产业,往往都能展现出过人的爆发力。海天、九江酒厂等佛山长寿企业,家电、陶瓷、铝型材等佛的长青行业,都是技改的坚定践行者。
大自然中存活最久的生物往往不是能力最强的,而是适应性最强的。技改就是助力企业乃至产业穿越周期,扛住时代风沙,锻造出最强适应性的“利器”。
佛山本身就是技改的长期践行者,技改总量连续多年全省第一。尤其近年来,伴随着深入产业骨髓的技改,佛山产业成林,从形态到结构持续进化。
技改重新定义了佛山传统产业。在技改的加持下,佛山传统家电走向智能家电,高明塑料行业走向高分子材料行业,传统汽配走向新能源产业。
技改孕育滋润了佛山战新产业。大量的技改需求为装备、储能等产业提供了广阔市场土壤。最典型如佛山机器人,从无到有,正是佛山技改浪潮下的产物。
产业的竞争力,就是城市的竞争力。看似平平无奇、老生常谈的技改,也在造就独一无二的佛山现象:没有大起大落,看似波澜不惊,却总在无声中孕育力量,这就是佛山“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