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云 开云体育开云 开云体育浩然文史创办到现在有三年多了,考虑到大部分粉丝其实是最近半年多才关注我们,之前沉淀的很多优质内容可能大家并没有看到。所以我们推出了旧文精选栏目,挑选比较满意的旧作,推送给新关注的朋友。
1985年,上海市第58中学恢复“澄衷中学”的校名,在校歌中有“巍巍大厦峙,叶公手奠江之涘。吾蒙受其赐,何以报之唯学尔”,其中的“叶公”,就是今天我们要说的叶澄衷。
叶澄衷出身贫寒,却一跃成为闻名中外的五金大王。作为一个商人,他心向慈善,关心教育,是名副其实的“首善之人”。他的传奇人生是怎样的?
1839年,叶澄衷出生于浙江镇海的一户贫民家庭。他幼年丧父,家庭失去主要劳动力,母亲省吃俭用,也只能支撑叶澄衷在私塾半年的费用。叶澄衷无奈幼年退学,在当地的一家油坊做学徒。虽然在私塾的时间不多,但是叶澄衷聪慧好学,他知道没有文化干什么都走不远,所以就在有限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文化知识。
从私塾先生和从外地打工回来的同乡那里,叶澄衷了解到上海的繁华,并萌生了去上海闯一番事业的想法。14岁那年,叶澄衷离开了故乡,与一名同乡来到大上海。
他被介绍到法租界的一家杂货铺做学徒,但善于观察的叶澄衷很快发现了商机,如果将零售贸易“做出去”,把对象扩展到洋人将会带来很大的利润。于是,17岁的叶澄衷就摇着一条租来的小舢板船,在黄浦江中摆渡,并向外国游轮兜售舢板船里装载的杂货。
为了克服语言障碍,叶澄衷将挣来的钱交给一位会说英语的商人,请求商人教他一些日常用语,还买了一本用宁波方言注音的《英语话注解》自学外文。通过这种方式,叶澄衷开始与外国商船乃至兵船上的人做生意。在这个过程中,他既获得了利润,英文水平也逐步提高,他在船上的生意因此越做越顺,很快就用自己的积蓄买了一条船自立门户。
之后,一件传奇的事情改变了叶澄衷的人生。这天,叶澄衷像往常一样摆渡一位英国商人上岸,这位商人却将公文包落在船上。叶打开包,看到大量的钞票、支票开云全站 kaiyun等贵重物品,如果换作别人,可能早已将其据为己有。然而叶澄衷却决定放下生意等那位商人回来。
后来,商人来寻找丢失的公文包,被叶澄衷的诚信所打动。为了回报诚实忠厚的叶澄衷,洋商向英领事馆申请允许叶澄衷登上外国轮船做生意,这大大扩展了叶澄衷的生意范围。此后,这位洋商又资助23岁的叶澄衷在外虹桥开设了一家五金店,名为“顺记产货号”。
顺记产货号是当时上海的第一家五金店。五金店所处地区常有商船停靠维修,区位优势加上叶澄衷拾金不昧的名声,生意蒸蒸日上。“顺记五金”的经营范围逐渐遍布长江中下游的各个商埠。至90年代,顺记在全国已经拥有近40家分号、200多家联号。1890年,“顺记”改名为“老顺记”,叶澄衷成为名副其实的“五金大王”。
叶澄衷还将贸易范围扩展达火油、钢铁、煤炭、航运、缫丝等行业,并通过生产军需用品逐渐建立起与官方的联系。随着生意范围越来越大,资金流转的需要使叶澄衷进军金融业。当时国内的金融机构主要有票号、钱庄、银号、银行这几种。叶澄衷首先在上海相继创办“大庆元”、“升大”、“衍庆”、“大庆”、“怡庆”等几家票号,随后将票号扩展至杭州、汉口、天津、镇海、芜湖、湖州、温州、宁波、烟台等城市,共建立钱庄、票号百余家。至90年代,叶澄衷已经拥有了800万两的资本。
凭借雄厚的资本及与官方的联系,叶澄衷参与了中国人自办第一家近代银行的创办。1897年,叶澄衷与同乡严信厚、朱葆三等合作,创办中国通商银行,并成为首届董事之一。
叶澄衷之所以为人尊敬,并不仅仅在于商业上的成功,更在于他对慈善、教育的贡献。叶澄衷腰缠万贯,但他没有飘,始终保持着生活俭朴、为人忠厚、关怀社会的品质,早年的经历让他深刻体会到下层民众生活的艰难以及受教育的重要性。叶澄衷拿出2万两白银建成“怀德堂”,接济贫穷的员工家庭;又像传统的绅士那样,在家乡建立了“义庄”、书院,接济同乡村民,为乡民子女提供教育。
在1871年的一次慈善会议上,叶澄衷提出“兴天下之利,莫大于兴学”的主张,开始着力发展教育。1875年,叶在上海创办“叶记商务学堂”。1899年,又投资10万两白银,在虹口创办了中国第一所私立新式学堂——澄衷学堂,并特聘刘树屏为学堂首任校长,蔡元培为总教习。
此外,叶澄衷还委托刘树屏编撰了中国第一部现代教科书《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这对开云全站 kaiyun近代中国语文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遗憾的是,叶澄衷没能看到学堂竣工。1899年末,叶澄衷在寓所突然病逝。临终前,叶仍然放不下学堂的事业,嘱托儿子对学堂的发展一定要做好长远规划,并要求儿子再捐出10万两以保证学堂的正常运营。1900年春,澄衷学堂正式开课。
在那个动乱的年代,澄衷学堂运营至建国前夕,培养出了大量有影响力的人物,像胡适、竺可桢、夏宗辉、王玉润、袁牧之,都曾经在澄衷学堂接受过教育。而后来同样热衷于教育的邵逸夫,则曾经就读于叶澄衷创办于宁波的义学。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后来遍布全国的逸夫楼就可视为“澄衷精神”在当代的延续。
叶氏的商业帝国早已化为烟云随风逝去,然而,叶澄衷在教育上的投入和关怀社会的精神却作为无形的财富流传至今。
在虹口档案馆中,有一份名为《上海市私立澄衷中小学校四十周年纪念刊》的档案,其中有一篇纪念澄衷学堂的文章论及何为“澄衷精神”:超越了时间、空间,把我们的心灵,铁环似的,一连串的串了起来。
原标题:《草根叶澄衷,如何成为晚清“五金大王”?还办学培养出胡适邵逸夫》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