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近年呈现累计同比下降的趋势,主要是受我国塑料技术的逐步完善和产能的逐步增加,在我国政策利好和价值链转移的背景下,我国塑料高端料技术会进入高速发展通道,结构性供需矛盾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和。
5月9日,海关总署公布了2023年1-4月重点商品量值数据,其中初级形状的塑料1-4月累计进口额和进口量都呈现出显著的环比下降,分别表现为,下降7.6%至951.1万吨和下降23.5%至196.45亿。其实从2021年至今,我国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累计同比就已经呈现出下降趋势,4月的下降表现只是延续了近3年的趋势,这主要和我国当前的塑料市场发展形势有关,结构性供应不足的情况正处于改善通道。
在2021年以前,一些高端共开云全站 kaiyun聚聚丙烯、膜级聚丙烯及透明料仍以进口产品为主。主要受限于催化剂以及加工改性等核心关键技术被国外企业所垄断。然而近年我国部分技术实现了突破,打破了部分型号依赖进口的局面从而导致初级形状的塑料进口呈现下降趋势。
聚烯烃催化剂产品为下游产业烯烃聚合技术的核心,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由于我国聚烯烃催化剂技术起步较晚和对于聚烯烃需求稳步提升,国产催化剂活性低,用量大,综合使用成本高。近年来,伴随国内经济的开放新格局和科学技术的创新性突破,助剂行业步入高速增长时期。专业化、规模化的技术型企业不断涌现,已具备与国际厂商同台竞技的条件,部分企业的产品质量甚至已超过同类国外厂商。目前国内市场形成了以国产化产品为主、供应商相对集中的竞争格局。常见的聚烯烃催化剂主要有齐格勒-纳塔催化剂、茂金属催化剂、非茂金属催化开云 开云体育剂、双功能催化剂等聚烯烃复合催化剂。在催化剂技术逐步实现国产化的同时,部分高端聚烯烃型号的核心技术已经被部分头部化工企业掌握,摆脱国外技术“卡脖子”现象,高端塑料进口量有所下降。
塑料改性是通过物理、化学、机械等途径提高或改善树脂原有性能的都称为塑料改性。经过改性的塑料统称为“改性塑料”,目前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通讯等诸多国家支柱性产业和新兴行业。此外,改性塑料凭借其轻量化、耐腐蚀、阻燃性、耐热性、绝缘等性能,已经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社会各个领域。因此,高分子改性材料作为国家重点鼓励和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受到多项国家产业政策支持,利于行业的整体发展。因此为应对高速增长的需求和政策的帮助,企业不断加大研发投入,和国际企业技术差距逐渐缩小,部分企业逐步向高端市场渗透。
塑料产能的增长导致国内出现了塑料产能过剩的格局,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数据来看,我国塑料原料产能呈现逐年增长态势,同时需求层面的增速不及供给,这也导致聚烯烃低端料产能过剩,从而导致塑料进口减少。
展望未来,我国高端聚烯烃国内市场空间很大,进口替代空间仍然广阔。一方面是低端料利润率持续低迷,根据理论成本计算,自2022年以来,PP、PE和PS的综合毛利润均处于负值。在整体产量过开云全站 kaiyun剩的背景下,低端料利润率想要修复至2021年以前的较高水平的难度较大,侧面督促企业加大科技研究投资力度,从催化剂,生产工艺和聚合水平上提升产品质量,生产利润水平较高的改性塑开云 开云体育料。
政策端不断发力,也将推动新型材料的发展。《塑料加工业“十四五”科技创新指导意见》中提出,重点企业研发经费的投入占比不低于3.2%,要求至2025年新增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工业设计中心等创新平台10个以上,新增国际重点实验室和企业技术中心5个以上。明确要求了到2025年,部分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塑料加工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一步减少进口塑料依赖。
综上所述,未来几年,国内高端塑料的自给率有望进一步提升,普通塑料型号面临产品同质化以及产能过剩的竞争压力,在政策推动和产业链利润转移的背景下,差异化、高端化成为我国塑料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